天台宗祖師及介紹

一、概論

天台宗與禪宗、華嚴宗都是由中國本土佛教論師在中國開創,被認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。天台宗的最大特色在於「教觀總持」當初智顗為魏晉南北朝末年北朝僧侶注重禪修,南朝的僧侶重視學習經論;智顗在南方北方都有參學因此合併南北佛教的優點。在漢傳佛教大乘八宗之中,華嚴、法相、三論諸宗偏於教義理論的發揮;禪、淨、律、密諸宗偏於觀行實踐的進取。天台宗講究將「教觀」兩者發揮到極致並圓融一體。

天台宗學統上承九祖:龍樹、慧文、慧思、智顗、灌頂(章安大師)、智威、慧威、玄朗、湛然。實際立宗開創者為智顗,他的著作為天台宗宗義的根據。天台宗以《妙法蓮華經》為根本經,指南是《大智度論》、《法華玄義》和《法華文句》,扶疏是《大般涅槃經》,觀法是《大品般若經》。

9世紀初,日本僧人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,在平安時代(784~1192),與真言宗並列發展,史稱「平安二宗」。13世紀由此宗分出日蓮宗。當今,日本天台本宗、日蓮宗都很興旺,而日蓮宗在20世紀又分出幾個新興教派。

二、歷史

天台宗的始祖,據章安灌頂《摩訶止觀》序中的說法,可分為金口傳承與今師傳承二系:金口傳承始於釋迦牟尼,大迦葉受法後一系傳承,至師子,其弟子末田地與商那和修二師同時,依《付法藏因緣傳》在印度共傳承24祖。今師傳承,始於《付法藏因緣傳》中13祖龍樹,至慧文、慧思,加上立宗者智顗,共四師。但是由龍樹至慧文之間的傳承世系不明。

唐朝荊溪湛然另外提出九師傳承說法,列出明、最、嵩、就、監、慧六師,隨後為慧文、慧思、智顗。但是前六師的事蹟不明。北宋宗鑑《釋門正統》中,在慧文之前,列出明最、神最、嵩多、就多、鑒多、慧多六師,這六師都是行小乘禪觀,但事蹟不詳,是前後相承關係。但南宋志磬《佛祖統記》認為這六師都是同時代的人,非前後相承[10]。

日本最澄的天台宗教脈傳承中,在龍樹與慧文之間,列入鳩摩羅什與善慧大士。

各項記載中,都推崇慧文為天台初祖,但因為他沒有著作傳世,除了他生活在北齊時代,其餘事蹟不詳,實際的教學也不詳。

三、教理

性具善惡說

天台宗主張「如來不斷性惡,一闡提不斷性善」。他們認為,佛陀並沒有把性惡斷除,只是不受性惡影響,正如同一闡提惡性眾生,仍然具備性善,只是性善沒被發揮。

判教思想

主條目:天臺宗判教
由於印度佛教長時期的發展,形成大、小乘等不同的派別和經論,形成龐雜的關係。在魏晉南北朝期間,由西來譯僧逐漸翻譯出來,中國佛教徒面對內容有別、思想分歧的大、小乘經典,因而產生判教思想。而天台宗的判教,有「五時判教」、「化儀四教」及「化法四教」。

五時判教

五時判教是將佛陀一生的說法內容,判釋為五個時期,相應於每一時,便有每一時所說的經典與所度化的對象。五時中,第一是「華嚴時」,第二為「阿含時」,第三是「方等時」,第四是「般若時」,第五是「法華涅槃時」。

化儀四教

化儀四教是對眾生說法的不同形式,因為眾生的根基不一。教化形式可分為「頓」、「漸」、「秘密」、「不定」四種。

化法四教

化法四教是佛陀對眾生不同的理解能力而講說適當的內容,分別為「藏」、「通」、「別」、「圓」四種。

主要修行方式

主條目:止觀
止觀者,止是禪定之勝因,觀是智慧之由藉,謂若能成就二法,自然定慧圓明也。止屬於定,觀屬於慧,止觀就是修習定慧的意思。是天台宗的主要修行方式。

天台懺法

智者大師所撰的懺儀著述主要有四本:《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輔助儀禮〈法華經〉儀式》(法華三昧懺儀)、《方等三昧行法》(方等懺法)、《金光明懺法》、《請觀世音懺法》,這是天台宗懺法的依據。同時,故智者大師以天台懺法確立了中國佛教懺法門的組織模式。

歷代禪師主張

慧文禪師:其理論主張「三智與三觀」
慧思禪師:其理論基礎上發展了「一心三觀」的理論: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,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,這是觀空;但雖然如此,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像貌,這是觀假;然而空與假是同一的,此謂觀中。在這個基礎上智顗認為世上有3000種世間,但這3000種世間都出於一念心中,因此稱之為「一念三千」。能將這一切都領會,那麼人就達到了頓斷三惑,圓證三智的境界。這變成是天台宗的中心思想。十如是與《大乘止觀法門》、定慧雙修、禪教一致、安樂行。
智者大師:其理論主張如下:詳見一念三千、三諦圓融、五時八教、性具善惡(與華嚴性起善惡區別)六即佛、三種止觀的著作、三大部與五小部。

四、台灣天台宗

台灣天台宗有日本與漢傳兩個傳承,日本天台宗的傳入早於漢傳天台宗。

日本天台宗:日治時代明治44年(1911年),以比叡山延曆寺為總本山的天台宗來台灣布教。不屬於八宗十四派的天台宗修驗道也相繼前來布教。天台宗在基隆設立法王寺,並在各地設立布教所。戰後,日籍僧人皆被遣回日本,法脈斷絕。

漢傳天台宗:漢傳天台宗在戰後從中國大陸與英屬香港始傳入台灣,法脈延續到現今。

斌宗法師師從靜權法師,在新竹古奇峰創法源寺。
䁱雲法師師從倓虛法師。